專題文章
專題文章撿到一個皮夾子
轉載 天下遠見出版 幫助孩子邁向成功 – 王建煊著
撿到一個皮夾子
星期天傍晚四點多與幾位鄰居出外散步,六點多回家路聖,看到一隻皮夾子,或許是人丟棄的垃圾,用腳踢一踢,翻開來,看到裡面整整齊齊的放了很多張卡片,有張一眼就看到視身分證,知道這不是丟棄的垃圾,而是遺失的皮夾子。
怎麼辦?最好的辦法是送到警察局招領,最近的派出所要走20分鐘,來回40分鐘,我們已經很累了,但還是要去呀!
到了派出所,約半小時辦妥手續,手續蠻麻煩的,要逐一填寫皮夾內的物品,並留下地址、電話、簽名,心中頗覺囉嗦,但想想警察局這樣辦也是對的,不弄清楚,搞不好警察會吃不完兜著走。
手續剛辦完,派出所接到一通電話,是遺失皮夾年輕人母親打來的,問有無好心人送來皮夾子。
這位母子一定大為開心,否則遺失金錢事小,身分證、信用卡及各種證件補辦手續就煩死了。
警員說,你們等一下,他們馬上來拿,也好向你們致謝一下,我們說不必了。
雖然多走了40分鐘的路,但精神似乎更好。醫生曾說,人常獻愛心,精神舒暢,免疫力增強,常獻愛心比較長壽。
最值得我們安慰的是,設身處地想,如果是我們丟了皮夾子,心中一定懊惱之極,現在失而復得,當然也快樂之極,我們做了一件好事,心感安慰。
其次這通電話是遺失者媽媽打來的,為甚麼不是兒子打電話來呢?推想可能是兒子覺得打了也沒用,不可能有這種好心人的。母親覺得不妨試試,未知一試就成功。
這就告訴我們,不放棄就有希望,凡事不要直覺得認為無望而放棄。